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发展论坛

李记有:吃透政策、精细化税务管理,是享受减税红利的关键
时间:2017-03-07
【字体: 打印


吃透政策、精细化税务管理,是享受减税红利的关键

——北京致通振业税务师事务所所长李记有在中税协2月27日所长座谈会上的发言


本轮营改增,是在2016年3月24日出台的政策,按照李克强总理的指示,确保企业税负只减不增,营改增的税制设计是能够带来税负降低的。但是在实务当中,为什么很多企业感觉不到呢?原因是很多企业不太了解营改增的具体政策。以建筑业为例,营业税税率是3%,但是,原来的3%的营业税是谁承担的呢?是甲方承担的,原来建筑施工企业根本没有税负压力,但是改成缴纳增值税以后,在一般情况下,建筑服务增值税税率为11%。

在实务当中,很多纳税人和基层税务机关只知道:2016年5月1日以后承接的工程项目就应该按11%缴增值税,但是并不知道国家给了建筑施工企业很多的优惠政策或过渡政策,即建筑施工企业的一般纳税人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可以选择按简易办法征税。一般纳税人可以选择简易计税的情形包括:老项目、甲供材、清包工。

例如,我们在辽宁丹东为一家大型建筑集团公司服务。客户承接了一个医院的项目,其工程造价2.3亿元。如果按照当时拟定的合同,他们应该按11%缴纳增值税,但是我们在现场审阅合同过程中发现,既然医院是非增值税纳税人,本身不缴纳增值税,当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和增值税普通发票,对医院来说是一样的。于是我们建议企业:完全可以由甲方供材,或提供电力也可以,根据营改增的政策,只要符合甲供材的情形,建筑企业就可以选择按照简易办法征税,依 3%的征收率缴纳增值税。因为增值税是价外税,企业的实际税负为2.91%(1/1.03*0.03),即比原来的营业税税税率3%还要低。了解到这个情况以后,这家企业的董事长表示非常开心。由此可以看出,纳税人对营改增政策了解不到位,我们涉税专业服务机构的作用就是要帮助纳税人理解税法、运用税法,使纳税人充分享受国家给予的税收优惠政策,确保税法能够落地执行。

还有一家地产公司,当时我们服务时,这家地产公司只有一个老项目,已备案,选择了简易计税方法。企业准备采购一个大型设备,服务老项目,我们在指导的过程中发现,尽管现在是按照简易办法征税,但是购买的设备未来有可能用于可以抵扣的项目,如果公司以后有新项目(必须采用一般计税方法的),即设备既用于一般计税项目,又用于简易计税项目的,其现在购买设备的增值税进项税额未来是可以计算抵扣的。如果没有第三方涉税专业服务机构的辅导,企业采购设备的时候可能根本没有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更谈不上未来可以抵扣进项税额。你看,如果对政策不了解,无形之中就增加了增值税的应纳税额。

其实这两个案例反映出的问题都是纳税人对税收政策不了解、研究不到位,导致国家给纳税人的优惠政策或者给予的一些政策选择空间因为纳税人不会用而造成了实际税负上升。税务师事务所在这个环节上发挥的作用其实很简单,但是带来的效果是非常好的。不但能帮助企业在合法合理的情形下节省税款,还能推动国家税法政策的落地执行。

但是纳税人为什么觉得税负重呢?我上课时候问学员,营改增以后税负上升了还是减少了?大家都觉得上升了,我觉得有两个原因:第一,纳税人对营改增后企业税负只减不增的期望值特别高;第二,营改增之后,税制发生变化,企业对增值税的基本原理不理解,企业内部管理松散,没有取票和抵扣的概念。比如以建筑业为例,营改增后,按照11%税率计税,买材料必须先垫付税款;但是原来营业税时代,特别是建筑施工企业异地施工的情况,在当地代开营业税发票就完事了,自己不用抵发票,税务局代开发票,所以没有税负。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以后,必须先进材料,如果要增值税发票,采购成本会上升很多。所以,在纳税人心中造成一个误解,就是增值税改完以后会增加很多成本压力,因为要发票。但是,纳税人算帐的时候并未考虑,在采购环节增加了这么多采购成本,是因为在原来营业税采购的时候连发票都不要,等于说前端是偷税的;而营改增之后进货必须先要发票,要票与不要票是两个价格,所以感觉采购成本就上升了。

我认为,税负上升只是感受上上升,其实并没有上升。李克强总理的说法:营改增之后“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会有人理解为“所有企业”税负只减不增,实际上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营改增在税制设计上是针对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并不是确保所有企业税负只减不增,这要从增值税的原理上去理解。

因为增值税采用购进扣税法,增值税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每个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财务管理制度不同、财务人员业务水平不同,导致取票金额、取票是否合规不同,当然进项税额不同,所以增值税税负就不同。其实只要纳税人熟练掌握税法政策,完善内部控制,建立企业内部管理流程,及时取得发票,税负肯定是不会增加的。但是,很多企业做不到这点,管理非常粗放,所以,拿不到发票,或者取票不合规,就抵扣不了进项税,税负可能就上去了。

很多建筑施工企业,在营业税时代,由于营业税的管理很粗放,企业自己管理的也很粗放,要不要发票可能都行,没有发票,就不缴税,实际上相当于在偷税。而现在增值税管理不一样了,从头到尾都要严格,企业本身、上游、下游都要有发票,那么企业就要改,所有环节都要取得发票,这样就把增值税链条打通了。应该这样说,同样是营业税3%的税率和现在增值税3%的征收率,管理上是非常不一样的,现在增值税逼迫企业越来越正规管理,实际上是把偷税的漏洞堵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