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决定,强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作为涉税专业服务组织的税务师事务所,必将赢得广阔的发展空间。如何让越来越多的纳税人关注和采购税务鉴证、税务筹划和税务审计等涉税服务?如何增加税务师事务所的商机,更好地服务社会?多年来,厦门市税协积极通过举办公益性涉税培训班来促进市注税行业快速发展。
创新机制 以公益性涉税培训促进注税行业发展
在发展的初期,厦门市税协加强行业宣传工作,采用发布网上信息和印发简报、宣传册等方式宣传有关的法律政策,提高了行业的社会认知度。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注税行业的业务需求越来越大。为满足社会需求,厦门市税协开始举办公益性涉税培训班。培训班由市税协牵头组织,市税务机关主办,邀请税务师事务所的专家担任授课教师,全市企业财务人员及注册税务师均可免费参加。自2005年以来,10年共培训学员超过17万人次,为全市注税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打开了空间。
协会牵头组织 税务机关协办 增强宣传效果
公益性涉税培训的授课内容是企业财务人员最关心的税收难点,涉及各个税种。2005年培训刚开始的时候,报名参加的企业财务人员只有3000人左右,随着宣传的深入和培训效果的显现,报名参加培训的企业会计主管和一般财务人员越来越多。2014年初至2015年4月,厦门市税协举办了60场以“相关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政策”为主题的免费培训,听课者达4.6万人次;举办了50场以“‘营改增’相关政策”为主题的免费培训,听课者达1.2万余人次。
有关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的培训最受欢迎,培训班几乎场场爆满。一位参加了“2014年度新版企业所得税申报表操作培训班”的企业财务人员告诉笔者:“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每年都有较大的变化,特别是2014年度企业所得税申报表变化太大了,一不小心就会填错。在培训会上听了注册税务师的讲解后,我们对新表的理解比以前深入多了,有效地控制了企业的纳税风险。”
厦门市的国正、天健欣地、北京永大厦门、旭初事务所等规模较大的税务师事务所一直大力支持并积极参与公益性涉税培训,每年都选派业务骨干担任培训班的主讲教师。这些事务所的领导说,市税协组织的公益性涉税培训让税务师事务所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提高了知名度,帮助税务师事务所迅速打开了市场。遇到企业所得税的汇算期,事务所的业务多得都排不过来。这是因为事务所经常选派注册税务师作为公益涉税培训的教师,在培训时展示了较高的专业水平,赢得了企业的信任。
厦门市一家大型民营集团的财务经理王女土在接受《中国税务报》记者采访时说:“我就是在参加了厦门市税协组织的公益性涉税培训后,才充分了解和认识了注税行业。记得在2007年参加了一场有关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的公益讲座,听完以后觉得授课老师的经验很丰富,对企业所得税的一些政策难点把握得很到位。当时,主管企业的税务机关也建议找税务师事务所汇算企业所得税。于是,我就联系了那位授课的注册税务师,聘请他所在的税务师事务所为企业做所得税汇算清缴。在服务中,注册税务师不仅顺利完成了当年的汇算清缴任务,还对企业在账务处理上一些不规范的地方提出了合理化建议。”王女士还说,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财务人员认同了税务师事务所的价值,意识到税务师事务所对企业税务管理的帮助,“现在厦门A级以上的税务师事务所业务很繁忙,如果不早点预约,到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就请不到他们了。”
厦门市税协会长赵振诚说,公益涉税培训的关键点是企业、税务师事务所以及税务机关三者都关心、都受益,找到了契合点,培训班就有了生命力。在培训班的带动下,厦门市注税行业的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远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2014年度,厦门市注税行业共代理5.91万户,占厦门市13.3万户有经常性活动企业的44.4%,比2013年提高了7.4%。截至2014年底,全市共有64家税务师事务所,比2005年增加了近1倍,全市注税行业营业收入近2亿元,比2005年增加了4倍。
他还指出,通过开展公益性涉税培训,税务机关普及了税收政策,提高了纳税人的税法遵从度,降低了征税成本;税务师事务所增加了潜在的客户资源,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企业财务人员了解了税收知识,降低了纳税风险,三方实现了共赢,共同构建了和谐的税收征纳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