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意义
在全球范围内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的情况下,经济民族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开始松动、分离,为了更快地复工复产,维护全球产业链的安全与稳定,高质量地发展我国经济,2020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提出了“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理念。新发展格局理念包括国内大循环、国际循环和国内国际循环相互融合与促进三个方面的内容。国内大循环主要是指国内的供给、需求之间形成一个封闭的循环,受疫情影响,对外贸易与投资规模大幅减少的严峻形势下,我国要尽快复苏经济,必须首先依靠国内循环的畅通与国内经济自身的良性发展来扩大内需。国际循环是指国内经济主体参与国际产业链分工,能顺利地向国外出口并进口所需商品,能顺利地对外投资并汇回利润。国内国际循环相互融合与促进是指在疫情带来的困难形势下,要强化国内经济循环与国际经济循环的有机联系,以国内大循环带动国际循环,国际循环促进国内大循环,最终实现我国经济运行的稳定与高质量发展。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实际上是为中国当下经济的发展指出了一条“先内后外,内外并举”的发展路径。
二、税务师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税务师行业的发展现状概述
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税制的不断改革,政企双方对税务师专业服务的需求范围与内容拓展到纳税评估、税收策划和全球税务规划等更深、更高、更专的领域。税务师行业作为涉税专业服务行业的主体,对就业和税收收入的增长具有较大贡献,税务师行业对整个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
(二)税务师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税务师规模相对较小,高端人才缺乏
近年来,随着我国税务师资格考试报名标准的降低,税务师行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行业规模仍然偏小,没有执业资格的从业人员比重偏大,且高学历人才不多。非执业税务师主要从事的是相对简单的业务,高学历、复合型的税务师相对较少;然而随着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等新经济的出现,以及经济国际化程度的加深,需要更多专业化水平更高的税务服务,这必然会加剧高端税务师人才的供求缺口。
2.业务信息化程度不高,智能化服务有待加强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希望借助互联网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当前,我国大多数事务所规模普遍偏小,涉税业务主要靠税务师现场处理,部分业务仍然依赖手工票据;缺乏大数据信息技术的运用,部分业务数据查错或查漏情况时有发生,业务处理效率低下;除了业务服务信息化程度不高外,行业电子宣传平台较少涉及国际读物及国际市场信息;税务师行业信息系统不完善,关于税务师整体发展和事务所发展数据公开较少。在业务办理、日常宣传和信息公开等方面,税务师行业面临着数字化转型的挑战。
3.法律法规不完善,行业权威性低
法律法规的作用主要是对行业发展规范进行约束,层次越高权威性越强。发达国家大多通过立法来确定涉税服务的法律地位,以保证税务服务行业在维护国家利益和纳税人权益中发挥重要作用。虽然国家税务总局已经颁布了《涉税专业服务监管办法(试行)》(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7年第13号,以下简称13号公告)等文件,但这只是做了大方向上的规范,权威性不高。税务师行业肩负着服务国家税收、纳税人的重任,唯有权威性的法律支撑,才能更好地促进税务师事务所、税务师规范执业、公正公平地开展业务,并且在制定相关法律条文的基础上细化执业规则,为加强行业监督、规范市场秩序提供法律依据。
4.服务国内经济为主,国际化程度较弱
税务师行业国际化的好处是可以突破本土局限去寻求更好的市场和资源,从而为纳税人开展跨国经济活动提供更好的服务。我国有与邻国开放合作的传统,往南走有东盟自贸区,往西走有“一带一路”建设,往东更是俯瞰整个亚太经济圈,税务师行业国际化的外部条件已趋于成熟。但是我国大多数税务师事务所规模仍然很小、技术水平不高、人才素质参差不齐、品牌意识较弱,主要服务于国内中小企业,只有少数税务师事务所有能力服务“走出去”的跨国业务。从地域上来看,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事务所有较多机会开展国际税收业务服务,大量内地城市的小型所没有机会、也没有能力承接境外涉税案件。税务师行业整体以服务于国内市场为主,国际化程度较低。
5.经营环境多变,行业服务有待升级
政策的变革影响事务所的经营环境,从而对税务师行业的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服务竞争日益激烈、服务产业推陈出新和服务业务国际化发展的情况下,税务师事务所有必要提升核心竞争力、打造复合型事务所,为纳税人提供个性化、多样化和更专业化的服务。在国务院推行“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简化税务机关办税程序的背景下,税务师事务所需要简化涉税程序、降低微观主体经营成本。税务师事务所应顺应信息化浪潮,开发高技术含量和专业信息化服务产品;小型所还可以通过以点带面、强强联合、兼并合作的方式壮大规模,以规模效应带动服务业务升级。
三、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给税务师行业带来的机遇
(一)双循环推动科技创新,带来更卓越的人才培养基础
企业要发展就必须不断地革新、转型、创新。复合型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础,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双循环新格局要求许多行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升级,高新技术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高新技术的发展又离不开优质人才,各地积极出台人才引进政策、提供人才交流平台,打造国际化人才培养基地。在税务师行业,一方面,税务师需要了解高新技术行业的技术特征以更好地提供税务服务;另一方面现代经济业务复杂化和国际化发展也倒逼复合型税务师高端人才的出现。
(二)双循环助推互联网新技术,带来更先进的科技基础
科技创新是提高我国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将进一步发挥信息技术在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加快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摆脱核心技术受制于国外的情况。大数据、5G、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将对各个行业产生深远影响,从税务师行业来看,这种影响主要表现为推动事务所信息化转型,提升税务师行业智能化水平和工作效率。新冠肺炎疫情以来,由于“非接触式”涉税服务的发展、电子票据文件的使用和多方信息云联动系统的应用等,人们足不出户就能正常办理业务,科技正在优化行业工作方式,简化人们生活。
(三)双循环扩大对外开放深度,带来更多的业务机会
虽然贸易壁垒、单边主义时有出现,但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我国开放的步伐也依然坚定前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我国一直以开放姿态赢得发展和国际竞争的主动。2020年6月,随着《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正式印发,中国自贸试验区增至18个,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协定签署,国家间经济合作更多更深,税务师行业可借此机会研究和开发自贸区的特色涉外税收业务,追随企业国际投资的步伐将税务服务业务拓展到海外;同时加强与国外同行交流合作,树立税务师行业的国际品牌形象。
(四)双循环助力营商环境优化,带来更优质的发展空间
双循环发展新格局要求经济加快转型和高质量发展,进而要求政府为企业提供优质的营商环境。政府提供的财税与融资等扶持政策、电子政务、社会化服务和一系列法律制度,能为企业的投资、生产经营活动营造更良好、宽松、便利、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能推动国内投资的自由化发展,以及对外贸易与投资的便利化发展。2020年1月1日,我国正式实施了《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地方政府纷纷响应中央号召,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促进公平竞争,减少行政行为对市场主体的负面影响,增加企业自由发挥空间。法制化、廉洁高效、自由开放的营商环境将给税务师行业带来更广阔的平台和发展空间。一方面,优质的营商环境促进各产业良性有序发展,各产业的繁荣为税务师行业提供坚实的业务基础;另一方面,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的“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激发了税务师行业的活力,极大地促进了税务师行业的发展。
四、税务师行业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建议
(一)打造税务师行业人才培养与职业发展体系
院校是税务师人才培养的摇篮,但符合行业需求的人才培养需要校企紧密合作。每年各类院校培养出大量财税专业本专科生、税务专业硕士和税收领域的博士,这些科班出身的税务人才未来会成为税务师行业的主力军。然而,院校培养的税务人才很多时候并非事务所和企业需求的,这就需要事务所和企业等参与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从职业能力需求角度来对学生进行培养方案设计和教学计划实施。高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税务专业学生的理论素养,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各项职业能力,包括:团队协作能力、专业文书写作能力、财税信息收集整理能力和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税务师要服务的行业涉及各个领域,加上高科技、新兴行业的不断出现,传统行业优势劣汰,税务师不但需要掌握专业、学科和职业基础知识,还需要更新知识应对政策的变化、服务行业的切换和对象的国际化,这就要求税务师比其他职业需要具备更强的自学能力。同时,保持对新事物的敏感性和开放性思维也是成为优秀税务师必须具备的条件。
(二)借力新技术发展,提升行业服务效率
信息化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税务师行业服务效率提升的基础。信息化需要有高质量的数据基础,需要数据信息的跨界互联互通,需要数据信息被大量的应用与使用,税务师行业服务效率的提升需要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5G和区块链等新技术。纳税人经济活动相关的海量信息的收集需要大数据技术,涉税数据信息加工处理效率的提升需要人工智能,涉税数据信息的互联互通需要5G提升数据传递的效率、需要区块链技术提升数据综合利用的质量,涉税数据信息的采集和使用需要智能终端降低信息化成本、提升数据利用效率。税务师行业有必要紧跟现代科技发展的步伐,充分融入到“互联网+”“智慧城市”等新的经济形态、新的城市发展模式中来,如此才能全面收集、高效处理纳税人经济活动数据,才能提升数据传递速度,扩大信息使用面,最终提升整个行业服务效率。
(三)加强行业法制建设,优化行业发展环境
推进涉税专业服务行业高质量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税务师行业的法制建设。完善的法律体系和细化的实施规则可为行业管理、税收征管和税收缴纳提供依法治税、依法征税和依法纳税的依据,是税收法治化的基础,也是营商环境优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未来有必要推进以下工作:一是坚持税收法定原则,加快立法进程,加强政策顶层设计,明确行为人的权利与义务;二是厘清不符合现状且模糊的法律法规,出台专门的税务师法规或条例;三是完善行业自律规章制度和执业服务质量判定标准,提升行业自我管理水平及服务质量。
(四)提升行业国际化程度,打造国际品牌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 世界经济格局发生着深刻变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促使税务师行业国际化的外在动力,数字经济、跨境电商等经济新业态、新形式为税收国际化带来了挑战,也提供了机遇。税务师事务所要在服务国内企业的基础上,提升“国际”服务能力,加快“走出去”步伐,努力推进业务国际化,加强国际品牌建设,为更好地融入国际循环确立一个国际化、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税务师事务所形象。
本文刊载于《注册税务师》2021年第9期